
新湖南客户端10月9日讯(通讯员 秦浩 陈学华)东安县紫溪市镇创新农业用水管理方式,成立高岩灌区用水协会,通过“水管家”进行网格化管理,既改善了各村灌溉秩序,又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保障干旱少雨天气灌区农业灌溉用水,助力粮食稳产增产。
“我们下游几个村水利灌溉用水基本得到保障,请合理节约用水,减少放水量。”这是高岩灌区用水协会会长顾成龙与高岩水库电站工作人员之间的日常用水调度。连月的干旱少雨天气,高岩灌区用水协会采用“放三天水关两天”的措施,在保障农田基本灌溉用水的情况下,确保在雨季来临前,灌区农业用水得到充足保障。
“我主要负责在用水紧张的时候,把下面几个村的支书召集在一起,大家开会、协商达成统一用水的意见,然后和高岩水电站对接好,做到公平公正的科学合理用水,使各个村的用水都得到保障。”顾成龙说。
紫溪市镇塘复片区位于高岩水库下游,共有8个村近1.5万人,有稻田1.8万余亩,土地肥沃、地势平坦,素有“东安粮仓”的美誉。而这片福田,都是靠高岩水库的水灌溉。
2011年,紫溪市镇为解决各村之间因争水产生纠纷,由紫溪市镇政府主导,协调塘复片区塘复村、高岩村、花街村、八复村、花桥村、中心村、荷叶塘村和大源村等8个村成立了高岩灌区用水协会,负责灌区日常用水调度、水渠疏浚、巡渠护水等工作。
紫溪市镇人大副主席罗平表示,我们紫溪市镇高岩水库龙头坝灌区下游的八个村,之前用水秩序比较混乱,水资源浪费非常严重。成立高岩灌区用水协会以后,坚持“谁用水谁管理”的原则,实现了用水的统一调度,取得良好的运行效果。既缓解了群众用水矛盾,又解决了田间水利灌溉用、管、护等问题,保障全年粮食生产安全。
近些年来,紫溪市镇通过实行“协会+水库管理站+农户”联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整个灌区用水的统一调度,把高岩水库的水资源合理分配到每一块农田,避免造成“前坝水漫田垄,尾坝无水可挖”的情形,实现烤烟、西瓜、芥菜等经济作物增收约6000万元。
责编:田文
来源:东安县融媒体中心
下载APP